贰臣
拼音: | èr chén |
注音: | ㄦˋ ㄔㄣˊ |
贰臣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贰臣
(1) 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在前一朝代做官,投降后一朝代之后又做官的人。
引清朱珪《恭庆皇上御极六十年万寿文》:“赐胜朝守节之諡,以显忠也;贰臣有传,以励贞也。”
蔡锷《讨袁通电》:“岂其心悦诚服,甘作贰臣,狂走中风,殉兹戎首。”
后泛指叛逆者。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
国语词典:
曾仕旧朝后又出任新朝官职的臣子。
网络解释:
贰臣
- 1、清初大多数贰臣文人无论是诗文中,还是政治活动、生活方式上都表现出愧疚自赎心态。
- 2、要非他手下缺人,他绝不会重用我这种有背叛劣迹的‘贰臣’!你要是真的灭了他,对我而言绝无害处!你一定要相信我才行!
- 3、我一干吕氏怕永世逃不脱贰臣的恶名了!
- 4、博罗本就厌恶无骨气的贰臣,又和留梦炎常在朝堂上不对付,乘机落井下石当初文天祥给留丞相写了一首诗,我费了不少劲倒是记了下来。
- 5、这个道理就像清代官修《贰臣传》一样。
- 6、其最后虽身为贰臣,但也是有满清开国第一功臣之名,其文治武略,也是称绝于海内外。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