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轹
拼音:kè lì
注音:ㄎㄜˋ ㄌ一ˋ

刻轹的意思

词语解释:

欺凌;摧残。

引证解释:

⒈ 欺凌;摧残。

《史记·酷吏列传序》:“高后时,酷吏独有侯封,刻轢宗室,侵辱功臣。”
汉桓宽《盐铁论·讼贤》:“刻轢公主,侵陵大臣。”
唐韩愈《南山诗》:“秋霜喜刻轢,磔卓立癯瘦。”

国语词典:

以苛刻手段欺陵别人。

网络解释:

刻轹

  • 刻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è lì,是指欺凌;摧残。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TJ
    • 五行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QIY
    • 五行

    1.车轮碾轧。

    2.欺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