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
拼音:xīn yìn
注音:ㄒ一ㄣ 一ㄣˋ

心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禅师所证悟的境界。
2.理学家借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
3.泛指内心有所领会。
4.心心相印。
5.拆字术。

引证解释:

⒈ 佛教禅宗语。谓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

《坛经·顿渐品》:“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
唐韩偓《江岸闲步》诗:“立谈禪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
宋王禹偁《寄赞宁上人》诗:“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三折:“心印非遥,只在本来还照。回头早,认得胎胞儘,四大皆安好。”

⒉ 理学家借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

明王守仁《<大学>问》:“此格致诚正之説,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

⒊ 泛指内心有所领会。

清周友良《珠江梅柳记》:“而二美意皆属予,微露拒程之意, 程子亦心印。”

⒋ 心心相印。

沈从文《菜园》:“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传。”

⒌ 拆字术。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

国语词典:

禅师所证悟的境界。

网络解释:

心印

  • 道家名词。天乐集:“‘大定真空’之旨,固为大江西派之心传,然稽诸往圣,实渊源于庄、列。”确定“西派‘大定真空’之旨,近承吕、张祖之口传,远绍庄、列圣之心印,集文、华两派之大成。"
  • 佛教名词。又名佛心印︰谓禅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为印,故曰心印。《祖庭事苑》卷八云(卍续113·224上)︰‘心印,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 字义分解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yìn
    • 注音ㄧㄣ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GBH
    • 五行

    [ yìn ]

    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