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祀
拼音:míng sì
注音:ㄇ一ㄥˊ ㄙˋ

明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重大祭祀的美称。

引证解释:

⒈ 对重大祭祀的美称。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崇明祀,保小寡, 周礼也。”
杜预注:“明祀, 大皥有济之祀。”
晋陆机《答张士然》诗:“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
唐储光羲《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诗:“皇家有恆宪,斋祭崇明祀。”

国语词典:

神明的祭祀。

网络解释:

明祀

  • 明祀即文明祭祀,随着全球变暖,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一股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接受,一些人不再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零碳祭祀”不仅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EG
    • 五行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祭祀。(名)殷代特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