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
拼音:nóng zhǒng
注音:ㄋㄨㄥˊ ㄓㄨㄥˇ
词性: 名词

脓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脓肿nóngzhǒng

(1) 被炎症组织区所包围而成的局限性脓液聚集,炎症区有明显的充血和白细胞浸润

abscess

引证解释:

⒈ 身体某部分组织发炎坏死,液化形成脓液,致使周围组织红肿的病理现象。

国语词典:

一种病理现象。指组织发炎后,部分坏死,形成脓液,积存于发炎的组织内。通常以发热、红肿、疼痛为症状。

网络解释:

脓肿 科普中国

  • 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常见的致病菌为黄色葡萄球菌。脓肿可原发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远处原发感染源的致病菌经血流、淋巴管转移而来。
    • 1、目的探讨脓肿型、溃疡型淋巴结核的治疗方法。
    • 2、可能是脓肿,脐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皮炎,肠炎,子宫炎,阴道炎和流产。
    • 3、误诊的主要疾病有:结核性胸膜炎、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
    • 4、结石常常阻塞导管导致继发的涎腺炎进而引起脓肿
    • 5、通过这种方式,顽固性肺脓肿得以治愈。
    • 6、另外,老年人患牙周炎,往往还伴有其他病变,如牙周脓肿、食物嵌塞、牙根纵裂等。

    字义分解

    • 拼音nóng
    • 注音ㄋㄨㄥ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EPEY
    • 五行

    机体组织由于细菌等侵入,发炎后坏死分解而成的汁液。是死亡的白细胞、细菌及脂肪等的混合物。

      • 拼音zhǒng
      • 注音ㄓㄨ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KHH
      • 五行

      皮肤、黏膜或肌肉等组织由于局部循环发生障碍、发炎、化脓、内出血等原因而浮胀或突起: 浮~。 红~。 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