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赀
拼音:wú zī
注音:ㄨˊ ㄗ

无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无资"。 2.无可估价;不可计算。 3.没有钱财。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无资”。

⒉ 无可估价;不可计算。

《管子·山权数》:“﹝君﹞召丁氏而命之曰:‘吾有无貲之寳於此,吾今将有大事,请以寳为质於子。’”
汉刘向《说苑·杂言》:“閔世之乱,忧主之危,以无貲之身,涉蔽塞之路……岂不惑哉!”
《北史·艺术传下·李修》:“本郡士门、宿官,咸相交昵,车马金帛,酬賚无貲。”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卖柴之利,已自无貲,况诸器物,其利十倍。”
亦指无价之贵物。 《管子·山权数》:“之龟为无貲,而藏诸泰臺。”

⒊ 没有钱财。

《东观汉记·桓荣传》:“﹝桓荣﹞少勤学……贫窶无资,常客佣以自给。”
《北史·贾思伯传》:“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业竟,无资酬之, 凤遂质其衣物。”
《新唐书·马周传》:“﹝周﹞为御史时,遣人以图购宅,众以其兴书生,素无貲,皆窃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千金在室,而虑饮博无貲耶?”

国语词典:

无量、无价。

网络解释:

无赀

  • 无赀,wú zī,亦作“ 无资 ”。 无可估价;不可计算的意思。
  •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HXMU
    • 五行

    (1)(动)计算。

    (2)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