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屋
拼音:qǐ wū
注音:ㄑ一ˇ ㄨ

起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建造房屋。

引证解释:

⒈ 建造房屋。

《汉书·郊祀志下》:“粤俗,有火灾,復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
《晋书·虞溥传》:“时祭酒求更起屋行礼。 溥曰:‘君子行礼,无常处也,故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而行礼於大树之下。况今学庭庠序,高堂显敞乎!’”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番族》:“在境上,建寺起屋,纳妻妾,酗淫赌博,靡所不至。”

网络解释:

起屋

  • 起屋是中国民间建房风俗。流行于我国浙江南部一带。其具体内容是,建房先定房基,做法是在地下挖一个洞,埋下碎银和朱砂,再插上五条半尺多长的桃木符,最后烧纸放鞭炮,定基完毕,开始动工兴建。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NV
    • 五行

    [ qǐ ]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起。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 拼音
    • 注音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NGCF
    • 五行

    (1)(名)房子:~顶|~脊。

    (2)(名)房间: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