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书
拼音:jì shū
注音:ㄐ一ˋ ㄕㄨ

计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州郡年终向朝廷汇报情况的簿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州郡年终向朝廷汇报情况的簿书。

《商君书·禁使》:“夫吏专制决事於千里之外,十二月而计书以定事。”
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汉法,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
宋陈傅良《冯司理墓志铭》:“君偕计书上名于礼部,两家奉酒相劳苦。”
清方履籛《<河内县志>叙传》:“汉时计书,既上太史,郡国地志,固亦在焉。”

网络解释:

计书

  • 计书,是战国时出现的郡县根据人丁征收地方赋税的档案,为封建国家向广大农民征收赋税的依据。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FH
    • 五行

    (1)(动)计算:核~|共~|数以万~。

    (2)(名)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时~|体温~|晴雨~。

    (3)(名)主意;策略;计划:~策|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百年大~。

    (4)(动)做计划;打算:设~|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

    (5)(Jì)姓。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