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阁
拼音: | sān gé |
注音: | ㄙㄢ ㄍㄜˊ |
三阁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魏晋时的国家藏书楼,有内外三阁,属秘书监。 2.指南朝陈后主所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
引证解释:
⒈ 魏晋时的国家藏书楼,有内外三阁,属秘书监。
引《北史·牛弘传》:“魏文代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
《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李善注:“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
⒉ 指南朝陈后主所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
引《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妃》:“至德二年,乃於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綺、望仙三阁,高数十丈。”
唐刘禹锡《三阁词》之一:“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
宋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之二:“綺罗胜事齐三阁,宾主谈锋敌两都。”
明高启《陈宫》诗:“春风三阁绣参差,狎客争陈璧月词。”
网络解释:
三阁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三
- 五笔DGGG
- 五行金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与三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