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hǔ cí |
注音: | ㄔㄨˇ ㄘˊ |
词性: | 名词 |
楚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楚辞
(1) 书名。西汉刘向辑。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楚词”。本为楚地歌谣。 战国楚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 西汉刘向编辑成《楚辞》集, 东汉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
引唐孟浩然《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楚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上》:“有楚辞, 屈宋以下,傚楚辞体者,皆谓之楚辞。”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楚辞者, 楚人之辞也。虽‘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繾綣惻怛,故能义兼《风》《雅》,体先词赋,於是楚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矣。”
国语词典:
战国时代南方楚国的诗歌。楚怀王时的贤臣屈原,被谗而遭流放,作离骚以自伤,后人如宋玉、唐勒等人仿屈原文体而作,名篇备出,成为极重要的文学作品。而这一类文体的作品,通称为「楚辞」。楚辞为南方文学的代表,用句多是六言七言参差,描写个人情怀,富有浪漫神秘气息,其用韵而长篇铺叙,开汉赋的先河。汉刘向汇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作品,辑成《楚辞》。王逸为之注释,名为「楚辞章句」。
网络解释:
楚辞 (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1、六言对句是辞赋在吸取楚辞句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骈文的重要构件。
- 2、他说,三闾大夫屈原,把他芳洁的身体投于汨罗之波,留下哀艳的离骚、悱恻动人的楚辞,其流风余韵就这样永远流传于三湘七泽之间。
- 3、从诗经、楚辞到乐府、宋词、元曲,一整部中国的诗史可谓弦歌之声不绝于耳。
- 4、“楚辞”是奇谲瑰丽的楚文化的精华。
- 5、人口稠密,气象奇诡,神秘浪漫的楚辞应运而生;当伟岸的大山和峻急的河流横亘于世,在大漠落日、马鸣萧萧的气象下,西部文学的豪放油然而出。
- 6、相如天资过人读楚辞喜击剑通音律。
字义分解
- 拼音chǔ
- 注音ㄔㄨˇ
- 笔划13
- 繁体楚
- 五笔SSNH
- 五行金
(1)(形)〈书〉痛苦:苦~。
(2)(名)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
(3)古国名。在今湖南;湖北一带;战国七雄之一:~国。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