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笔
拼音: | fú bǐ |
注音: | ㄈㄨˊ ㄅ一ˇ |
词性: | 名词 |
伏笔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伏笔
(1) 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英
引证解释:
⒈ 文学作品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先分出个正传附传,主位宾位,伏笔应笔,虚写实写,然后纔得有个间架结构。”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七章:“预示未来,又可以分‘预作伏笔’和‘制造空气’两项。”
茅盾《无题》:“我是处处有呼应,--嗯,处处有伏笔。”
国语词典:
写作时为下文预先安排情节发展线索的笔法。
如:「这几句话很重要,是为后面情节发展的伏笔。」
网络解释:
伏笔 (词语概念)
- 1、结构貌似自由散漫,却充满伏笔、侧笔,甚至神来之笔。
- 2、茫茫然来到这个未知的世界,究竟是为了逃避还是为了寻找?那些没来得及说“我爱你”的人,再一次遇见他们,是天使的祈祷,还是命运埋下的伏笔!小妮子。
- 3、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 4、虚指上三路,实打下三路,为算计中国辽宁号航母舰队,买下伏笔。
- 5、所有的铺垫是为了遇见你,所有的伏笔是为了爱上你,所有的曲折是为了更宠你,所有的继续也是喜欢你。我们俩的相爱这本书,由你我共演绎,愿同精彩。日记情人节,亲,我爱你。
- 6、颠覆不了的结果,是最开始的伏笔。
字义分解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伏
- 五笔WDY
- 五行水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