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拼音: | dài mào |
注音: | ㄉㄞˋ ㄇㄠˋ |
词性: | 名词 |
玳瑁的意思
词语解释:
玳瑁
(1) 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里的一种食肉性海龟,壳长很少超过二尺,具黄色斑纹的褐色大型角质板呈覆瓦状排列,是贸易上的优良龟甲
例
英
(2) 从玳瑁龟壳上取得的玳瑁片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瑇瑁”。
⒉ 爬行动物,形似龟。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和光泽,可做装饰品。甲片可入药。
引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中则有神龟蛟鼉,瑇瑁鳖黿。”
唐李白《去妇词》:“常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玳瑁》﹝集解﹞引宋范成大《虞衡志》:“玳瑁生海洋深处,状如龟黿,而壳稍长。背有甲十二片,黑白斑文,相错而成。”
⒊ 指玳瑁的甲壳。亦指用其甲壳制成的装饰品。
引《汉书·东方朔传》:“宫人簪瑇瑁,垂珠璣。”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一:“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唐施肩吾《代征妇怨》诗:“画裙多泪鸳鸯溼,云鬢慵梳玳瑁垂。”
清陈维崧《菩萨蛮·赠梁陶侣》词:“谁爱紫罗囊,书籤玳瑁装。”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梅佐贤﹞鼻梁上架着一福玳瑁边框子的散光眼镜。”
国语词典:
动物名。龟鳖目海龟科。其背甲呈黄褐色,有黑斑,光润美丽,可长达一公尺,前宽后尖,可作装饰品。多分布于热带海洋。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玳瑁 (爬行纲海龟科动物)
- 1、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当。
- 2、我把她的玳瑁小眼睛架到她的鼻子上,我自己笑了笑。
- 3、这公子,白龙鱼服,帽嵌玳瑁宝珠,衣饰金丝銮缕,眼是三角丹凤,面是脂粉扑红,两名侍从威风凛凛分站两旁,甚是威严。
- 4、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珰。
- 5、短簪削成玳瑁轻,冰丝缀锁银鬃密。
- 6、这女子年龄也不过十四、五岁上下,身穿淡白色的轻纱,足登丝织的晶蓝绣花鞋,头上的发簪用玳瑁镶嵌,耳戴明珠,光华夺目,艳光照人。
字义分解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玳
- 五笔GWAY
- 五行火
-
爬行动物,外形像龟,四肢呈桨状,前肢稍长,尾短小,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很光润,性暴烈,吃鱼、软体动物、海藻等,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