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屈
拼音:lì qū
注音:ㄌ一ˋ ㄑㄨ

力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力竭。

引证解释:

⒈ 力竭。

《庄子·天运》:“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
《后汉书·庞参传》:“百姓力屈,不復堪命。”
《南史·宇文脩传》:“魏相安定公宇文泰遣书喻之,力屈乃降。”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二四:“蛇知力屈不免,回身张口向之。”

网络解释:

力屈

  • 力屈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力竭,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第二》。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LTN
    • 五行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

    • 拼音
    • 注音ㄑㄩ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BMK
    • 五行

    1.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2.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