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ū míng |
注音: | ㄒㄨ ㄇ一ㄥˊ |
词性: | 名词 |
虚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虚名
(1)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引证解释:
⒈ 与实际不符的声誉。
引《鹖冠子·度万》:“虚名相高,精白为黑。”
汉徐干《中论·亡国》:“莽之为人也,内实姦邪,外慕古义,亦聘求名儒,徵命术士……徒张设虚名以夸海内, 莽亦卒以灭亡。”
宋秦观《财用上》:“晋人王衍者,口不言钱而指以为阿堵物,臣窃笑之,以为此乃姦人故为矫亢,盗虚名於暗世也。”
茅盾《八十自述》诗:“忽然已八十,始愿所未及。俯仰愧平生,虚名不副实。”
⒉ 没有实际内容或与实际内容不合的名称、名义等。
引《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卫君入朝於周,周行人问其号,对曰:‘诸侯辟疆。’ 周行人却之曰:‘诸侯不得与天子同号。’…… 仲尼闻之曰:‘远哉禁偪,虚名不以借人,况实事乎!’”
《文选·古诗<明月皎夜光>》:“良无盘石固,虚名復何益。”
吕延济注:“言其心不固如磐石,虚有朋友之名,復何益也。”
宋司马光《论夏竦谥第二状》:“议者将以謚为虚名,何害借人。”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有实权而不能用,则不得窃皇帝之虚名也。”
⒊ 犹空言。
引《战国策·韩策一》:“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 秦也;以虚名救我者, 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絶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
《吕氏春秋·审应》:“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
宋苏轼《淡轩铭》:“其自谓丛林之一害,岂虚名也哉。”
明刘基《郁离子·八骏》:“王内省而惭,慰而遣之,且命与天闲同其食,而廪粟不继,虚名而已。”
国语词典:
与事实不符的声誉。
网络解释:
虚名
- 1、有的名牌产品并不,不过是徒有虚名。
- 2、我们应扎扎实实地做学问,不能徒有虚名。
- 3、金钱能买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金钱能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
- 4、在一些特别场合中,有些聪明人,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这并不是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他让出的只是一个主角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实惠。
- 5、幸福,不过是徒有虚名。
- 6、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追求一钱不值的虚名。
字义分解
- 拼音xū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虚
- 五笔HAOG
- 五行水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