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夕
拼音:bù xī
注音:ㄅㄨˋ ㄒ一

不夕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暮不见君。指无急要事。

引证解释:

⒈ 谓暮不见君。指无急要事。

《左传·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
杜预注:“不夕,言无事。”
孔颖达疏:“旦见君谓之朝,莫见君谓之夕……人息事少,故百官承奉职事,皆朝朝而莫不夕。不夕,言无事也。”

网络解释:

不夕

  • 不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ù xī ,是指暮不见君。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QTNY
    • 五行

    (1)(形)太阳落山时:~阳|~照。

    (2)(名)泛指晚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