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溃
拼音: | bù zhàn ér kuì |
注音: | ㄅㄨˋ ㄓㄢˋ ㄦˊ ㄎㄨㄟˋ |
词性: | 成语 |
不战而溃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 1、曹操的军队不识水性,船上着火,不战而溃,全军覆没。
- 2、段业的军队不战而溃,就连梁中庸也投降了蒙逊。
- 3、如此一来魏军士气尽丧,不战而溃,一直败逃出数十里之外,方才收拢残兵,垂头丧气的回营。
- 4、东西两门的守军不战而溃,纷纷舍下外城,跑进内城来。
- 5、敌人在这些不要命的打法中士气衰落,不战而溃。
- 6、失去了民心的无灵族,最后因为满足不了巨量的食物供给,不战而溃。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zhàn
- 注音ㄓㄢˋ
- 笔划9
- 繁体戰
- 五笔HKAT
(1)(动)作战、战争、战斗。
(2)(动)进行战争或战斗。
(3)(动)泛指斗争。
(4)(动)发抖:寒~|打~|胆~心惊。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不战而溃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