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蛰蠖屈
拼音: | lóng zhé huò qū |
注音: | ㄌㄨㄥˊ ㄓㄜˊ ㄏㄨㄛˋ ㄑㄨ |
词性: | 成语 |
龙蛰蠖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引证解释:
⒈ 喻隐居不仕。
引语本《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明张居正《答司空陆五台书》:“今岁传臚小儿,即少时妄对隐士絶无才者也。公当盛汉之隆,而龙蛰蠖屈,不一建立于时,得无为儿曹所誚乎?一笑。”
网络解释:
龙蛰蠖屈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huò
- 注音ㄏㄨㄛˋ
- 笔划19
- 繁体蠖
- 五笔JAWC
- 五行木
(名)尺蠖;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颜色像树皮;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是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