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
拼音: | wú shān |
注音: | ㄨˊ ㄕㄢ |
吴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南宋初,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吴地的山。三国吴故地的山。
吴地的山。春秋吴故地的山。
吴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南宋初,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吴地的山。三国吴故地的山。
吴地的山。春秋吴故地的山。
吴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⒉ 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 南宋初, 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引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金海陵(海陵王,即金主完颜亮 )閲柳(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吴山立马之思。”
⒊ 吴地的山。 三国吴故地的山。
引《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吴山,凤翔陵楚甸。”
李善注:“孙氏初基武昌,后都建鄴。”
清陈维崧《卜算子·阻闸瓜步》词:“风急楚天秋,日落吴山暮。”
⒋ 吴地的山。 春秋吴故地的山。
引唐贾岛《送朱可久归越中》诗:“吴山侵越众, 隋柳入唐疏。”
明徐渭《三茅观观潮》诗:“吴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⒌ 吴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引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词:“吴山楚泽行徧,只欠到瀟湘。”
⒍ 见“吴坂”。
网络解释:
吴山 (冰心孙子)
- 1、吴山是江西省临川市某县作的大学生“村官”。
- 2、记者先后来到南京园的怡亭、南苑的云蔚亭、古吴山庄的揽翠亭,果然发现蜜蜂漫天飞舞,蜜蜂发出的“嗡嗡”声让人根本无法靠近凉亭。
- 3、大明寺栖灵塔历史久远,塔高九级,雄震蜀冈,楚水吴山,尽收眼底,为广陵一大景观,一时间名人荟萃此地,诸名人争相登塔,一睹扬州风光,并留下传世名篇。
- 4、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 5、见狗须不走,见蛇须拱手。不走尔非偷,拱手亦相厚。无欺物自信,能胜谁肯负。不见吴山虎,郭文探其口。
- 6、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字义分解
- 拼音wú
- 注音ㄨˊ
- 笔划7
- 繁体吴
- 五笔KGDU
- 五行木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