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邅
拼音:huí zhān
注音:ㄏㄨㄟˊ ㄓㄢ

回邅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徘徊不进。 2.回旋,环绕。

引证解释:

⒈ 徘徊不进。

南朝梁简文帝《经琵琶峡》诗:“由来歷山川,此地独迴邅。”
唐柳宗元《惩咎赋》:“飘风击以扬波兮,舟摧抑而迴邅。”

⒉ 回旋,环绕。

《艺文类聚》卷六七引隋江总《山水纳袍赋》:“悯四选之徂迁,軫百虑之迴邅。”
清吴光《游招隐山六洞》诗:“攀陟情忘疲,洞壑洵迴邅。”

网络解释:

回邅

  • 回邅,读音为huí zhān ㄏㄨㄟˊ ㄓㄢ,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徘徊不进。
  • 字义分解

    • 拼音huí
    • 注音ㄏㄨㄟ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LKD
    • 五行

    (1)(动)曲折环绕:~旋|~环|~肠|迂~。

    (2)(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家|~还|~路|~门|~去。

    (3)(动)掉转:~马枪|~头|~升。

    (4)(动)答复;回报:~信|~礼|~电|~文。

    (5)(动)回禀:~报|~禀。

    (6)(动)谢绝;退掉;辞去:~绝|退~|驳~|撤~。

    (7)(量)指事情、动作的次数:一~|数~。

    (8)(量)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第一~|一百二十~本。

    (9)(名)回族。

    (10)姓。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YLKP

    见〔迍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