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缬
拼音: | jiǎo xié |
注音: | ㄐ一ㄠˇ ㄒ一ㄝˊ |
绞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又名撮缬、撮晕缬,在民间通常称之为"撮花",是一种把布料的局部进行扎结、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预期花纹的印染方法。
引证解释:
⒈ 称染缬。丝织品的一种染色方法。先在织品上描成花纹,然后用缝、扎等方法加以绞结,保留其底色,染后再解去缝线,即可出现种种花纹。我国东晋时已开始使用, 唐代最为盛行。
网络解释:
绞缬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o
- 注音ㄐㄧㄠˇ
- 笔划9
- 繁体絞
- 五笔XUQY
- 五行木
(1)(动)把两股以上条状物扭在一起:铁索是用许多铁丝~成的|好多问题~在一起;闹不清楚了。
(2)(动)握住条状物的两端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受到挤压;拧:把毛巾~干|~尽脑汁(费心思)。
(3)(动)勒死;吊死:~杀|~架|~索。
(4)(动)把绳索一端系在轮上;转动轮轴;使系在另一端的物体移动:~车|~盘|~着辘轳打水。
(5)(动)用绞刀切削:~孔。
(6)(量)用于纱、毛线等:一~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