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杀
拼音:jié shā
注音:ㄐ一ㄝˊ ㄕㄚ

劫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劫持并加以杀害。

引证解释:

⒈ 劫持并加以杀害。

《韩非子·二柄》:“故劫杀拥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九年,有盗劫杀后母邓氏及弟訢,帝甚伤之。”

国语词典:

抢劫杀害。

如:「出外旅游,切记财不露白,以免惨遭歹徒劫杀。」

网络解释:

劫杀

  • 劫持并加以杀害。《韩非子·二柄》:“故劫杀拥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九年,有盗劫杀后母邓氏及弟訢 ,帝甚伤之。”
    • 1、自当初三代圣王之后,天下便失了大义,不仅有不仁、不忠、不慈、不孝的事,更有淫暴、乱寇、盗贼、劫杀,一片乱象。
    • 2、女凶手劫杀老同学煮尸灭迹。
    • 3、一群抢劫杀人如狼似虎的匪徒,终于落入人民的法网。
    • 4、当棋局中有特定的劫杀时,我们引入相关的视温差法作为一种分析打劫的新方法。
    • 5、该类案件有极大的危害性,而且还极有可能转化为抢劫杀人等恶性案件。
    • 6、这些铁道上的匪霸,抢劫杀人,早已天怒人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字义分解

    • 拼音jié
    • 注音ㄐㄧㄝ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CLN
    • 五行

    (1)(动)抢劫:打~|~车|打家~舍。

    (2)(动)威逼;胁迫:~持。

    (3)(名)灾难:浩~|遭 ~|后余生~。

    • 拼音shā
    • 注音ㄕㄚ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SU
    • 五行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

    (2)(动)战斗:~出重围。

    (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

    (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

    (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

    (6)(动)同“煞”

    (7)(动):~笔|~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