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
拼音:zhù má
注音:ㄓㄨˋ ㄇㄚˊ
词性: 名词

苎麻的意思

词语解释:

苎麻zhùmá

(1) 亚洲东部苎麻属的一种高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深绿色的相当厚的宽叶子,下面灰白色有绒毛。商业上用它的纤维,在中国、日本、菲律宾以及美国南部广泛栽培植物

大叶苎麻
ramie;ramee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荨麻科。茎直,茎皮纤维坚韧有光泽,可作编结、纺织、造纸的原料。根可入药。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夏服》:“凡苧麻无土不生。其种植有撒子、分头两法,色有青黄两样。每岁有两刈者,有三刈者,绩为当暑衣裳帷帐。”

国语词典:

植物名。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草本。高约一公尺,木质。叶呈卵形而尖,有锯齿,内生白毛,具长叶柄。夏秋间开小花,雌雄同株。茎的皮部可采纤维以供织布。根、叶则可供药用。

网络解释:

苎麻

  • 苎麻:苎麻
  • 苎麻:中药
    • 1、苎麻属种类为优质纤维植物,提出了在开发利用方面以保护为主的建议。
    • 2、通过对悬铃叶苎麻无融合生殖二倍体和有性生殖二倍体的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这两种生殖类型的多态性很小,亲缘关系十分紧密。
    • 3、他用新布按照鞋子尺寸裁剪填底,用上过蜡的苎麻线纳底,再配以缎子或“直贡呢”。
    • 4、下午去市场中药摊找苎麻根,问了几家居然没有,有的店家还不知道这味药。
    • 5、村长,可不是吗?你看咱村的苎麻,长得细长强韧,洁白有光泽,拉力也很强。
    • 6、苎麻属植物性别演化趋势是由雌雄同株向雌雄异株或全雌株演化。

    字义分解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PGF
    • 五行

    1.〔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丛生。白叶种苎麻,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易染色,不皱缩,是纺织夏布的重要原料。

    2.“苧”,另音níng

      • 拼音
      • 注音ㄇㄚ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SSI
      • 五行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  指“芝麻”:麻酱。麻油。

      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  喻纷乱:麻乱。麻沸。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