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燋
拼音:guī jiāo

龟燋的意思

词语解释:

龟甲和灼龟的引火柴。

偏指引火柴。

亦作“龟焦 ”。龟甲灼焦。谓卜不成兆。

引证解释:

龟甲和灼龟的引火柴。

《仪礼·士丧礼》:“卜人抱龟燋,先奠龟西,首燋在北。” 贾公彦疏:“卜人抱龟燋者,谓从塾上抱乡閾外待也……乡时先奠龟次奠燋。” 宋陈造《凌晨张司户惠诗次韵》之二:“雉翳龟燋缘有用,未闻金弹中沙鸥。” 清曹寅《松茨四兄过西池成诗》之八:“茫茫红尘中,末路炳龟燋。”

偏指引火柴。

龟甲灼焦。谓卜不成兆。

《左传·定公九年》:“ 晋车千乘在中牟 。 衞侯将如王氏 ,卜过之,龟焦。” 杜预注:“龟焦,兆不成。”《宋书·符瑞志上》:“乃召史卜之,龟燋。” 明张思鼎《瑯邪代醉编·龟卜》:“传称武王伐紂 ,卜而龟焦。”

网络解释:

龟燋

  • 龟燋的释义是龟甲和灼龟的引火柴,出自《仪礼·士丧礼》
  • 字义分解

    • 拼音guī,jūn,qiū
    • 注音ㄍㄨㄟ,ㄐㄩㄣ,ㄑㄧㄡ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JNB

    guī

    1. 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龟。龟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

    jūn

    1. 同“皲”。

    qiū

    1. 〔龟兹(cí)〕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

    • 拼音jiāo,qiáo,jué,zhuó
    • 注音ㄐㄧㄠ,ㄑㄧㄠˊ,ㄐㄩㄝˊ,ㄓㄨㄛ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OWYO
    • 五行-

    jiāo

    1. 引火用的柴。

    2. 古同“焦”(a.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b.焦东西的气味;c.黄黑色)。

    3. 着急:“上下燋心。”

    qiáo

    1. 古通“憔”,憔悴:“其色燋然。”

    jué

    1. 古同“爝”,火炬。

    zhuó

    1. 古同“灼”,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