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嗓
拼音: | běn sǎng |
注音: | ㄅㄣˇ ㄙㄤˇ |
本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儿)说话或歌唱的时候自然发出的嗓音。
引证解释:
⒈ 说话、唱歌或唱戏时自然发出的嗓音。
国语词典:
说话或唱歌时自然发出的嗓音,没有掺杂矫揉造作的假音。
网络解释:
本嗓
- 1、演唱非本嗓,而是土家山歌共有的韵调,由鼻后扬起的一种悠扬婉转的高腔。
- 2、);生以本嗓为主,并夹用边音(俗称“本夹边”。
- 3、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
- 4、一种是用二本嗓,用假声,音色较柔细,仅在高音区演唱。
- 5、没有更多过门,一位老者刚登台就亮出极见力道的本嗓。
- 6、邓红给我的印象很深,真正的诗人性格,开朗,外向,爱大笑,一串哈哈不断,到最后,气不够了,本嗓垫上来,变成一种沙哑的音色。
字义分解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本
- 五笔SGD
- 五行木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与本嗓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