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
拼音: | zhī xíng |
注音: | ㄓ ㄒ一ㄥˊ |
知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人的思想追求与其生活方式,也指认识与实践。
引证解释:
⒈ 认识与实行。
引《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屑,可以能行焉” 汉郑玄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⒉ 智虑和德行。
引《尸子》卷上:“夫蠒,舍而不治则腐蠹……身者,蠒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
《荀子·非相》:“知行浅薄。”
杨倞注:“言智虑德行至浅薄。”
网络解释:
知行
- 1、“学问思辨”中有“知行”,“去实践”中也有“知行”。
- 2、宋将郭倪、田俊迈又诱使边民为间,骗仆散揆说宋朝增戍本来是为了防备盗贼,得知行台建立的消息,怕遭袭击,更加不敢轻易撤去防备。
- 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博文约礼,知行合一。
- 4、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
- 5、做人要内外一如,处事要知行合一;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老少无欺。
- 6、先秦时期,已存在知行之辩,主要源于哲人思者对人们的致知过程和践行过程的思考和反思。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1. 古同“智”,智慧。
与知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