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扛鼎
拼音:lì néng gāng dǐng
注音:ㄌ一ˋ ㄋㄥˊ ㄍㄤ ㄉ一ㄥˇ
词性: 成语

力能扛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网络解释:

力能扛鼎

  •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七》:“籍(项羽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意谓双手能举起鼎一样沉重的东西,形容力气大,也用来比喻笔力雄健。
  • 力能扛鼎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目生双瞳、力能扛鼎的楚霸王如何,斩蛇起义、鸿门宴后的汉沛公如何,战必胜攻必取、号称国士无双的韩信又如何?
    • 2、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 3、凡人中也有不少英勇的猛人动辄挥动千斤巨锤,力能扛鼎。 
    • 4、哪怕是苍生岭的一位少年都力能扛鼎
    • 5、刚柔相济,气之沉着,力能扛鼎,笔中有物,下笔有神,爽然而秀,苍然而古,凝然而坚,淹然而润,其轻重徐疾、偏正曲直皆出于自然而无浮滑钝滞之美。
    • 6、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LTN
    • 五行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

    • 拼音néng,nài
    • 注音ㄋㄥˊ,ㄋㄞ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XX

    néng

    1. 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2. 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

    3. 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

    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5. 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

    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

    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nài

    1.古同“耐”,受得住。

    2.笔画数: 10。

    3. 部首:月。

    • 拼音káng,gāng
    • 注音ㄎㄤˊ,ㄍ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AG
    • 五行

    káng

    1. 用肩膀承担:扛枪。

    gāng

    1. 两手举东西:力能扛鼎。

    • 拼音dǐng
    • 注音ㄉㄧㄥ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HNDN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

    (2)(副)正当、正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