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食
拼音: | lěng shí |
注音: | ㄌㄥˇ ㄕˊ |
词性: | 名词 |
冷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冷食
(1) 凉的食品。如:冰激凌、雪糕等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人寒食节不生火,只吃冷的食物。
引晋陆翽《邺中记》:“鄴俗,冬至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是今之糗。”
《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国人思慕子推,以其死于火,不忍举火,为之冷食一月。后渐减至三日。”
⒉ 指寒食节的食物。
引唐张籍《寒食内宴》诗之一:“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毬。”
⒊ 谓生冷的食物。
引《云笈七籤》卷七五:“韩藏法师疗病法:疗腹中冷食不消,将粉摩身,并以方寸七好酒,冷合和服,无不差。”
陈毅《野营》诗:“冷食充肠消永昼,禁声捫蝨对山花。”
⒋ 今多指凉食,如冰棍、冰淇淋等。
国语词典:
生冷的食物。
如:「他最爱吃冰淇淋这些冷食了。」
词语翻译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冷食
字义分解
- 拼音lěng
- 注音ㄌㄥˇ
- 笔划7
- 繁体冷
- 五笔UWYC
(1)(形)温度低;感觉温度低
(2)(动)〈方〉使冷(多指食物)
(3)(形)不热情;不温和
(4)(形)寂静;不热闹
(5)(形)生僻;少见的
(6)(形)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
(7)(形)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
(8)(Lěnɡ)姓。
与冷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