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
拼音: | hǎi mǎ |
注音: | ㄏㄞˇ ㄇㄚˇ |
词性: | 名词 |
海马的意思
词语解释:
①又称“龙落子”。鱼纲,海龙科。头部弯曲,与躯干成直角,身体被角质环所包裹,很像披甲的战马,故名。行动缓慢,以浮游甲壳类为食。中国沿海都有,可用作中药。②哺乳纲,鳍足目,海马科。头圆,嘴阔。上犬齿长而发达,犹如象牙,用来掘食贝类和抵御敌害。常成群栖息在浮冰或海岸附近。肉和脂肪可食用,牙是雕刻材料。
引证解释:
⒈ 海里的小型鱼类。头似马头,故名。也称龙落子,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海马》﹝集解﹞引陈藏器曰:“海马出南海,形如马,长五六寸。”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海马》﹝集解﹞引《圣济总录》:“海马,雌者黄色,雄者青色。”
明徐元《八义记·权作熊掌》:“更有海虾海羓,海里出的海马。”
⒉ 海象的别称。参见“海象”。
⒊ 指青蛙。
引《中国谚语资料·农谚》:“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把衣袒,九九八十一,海马跳出青水泥。”
国语词典: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生活于海中,直立游动。头像小马,尾巴似象鼻,嘴呈管状。全身包在骨质的环节所形成的硬壳中,尾巴能蜷曲卷物。雄性海马尾部腹面有一孵卵囊,长三、四寸,雌海马产卵于其中,以孵育小海马。在中药里,晒干的海马可当强壮剂。
网络解释:
海马 (海洋鱼纲生物)
- 1、在此期间雄海马防止袋中进水并隐藏在海草中。
- 2、雄海马每天会回到雌海马的身边检查她的伴侣和它的蛋,但她不会待时间长,也不会参与孵化。
- 3、看“展昭”何家劲来芳村金海马芝华仕“抢”沙发。
- 4、海马体两个区域间的交流沟通,导致短期记忆转向长期记忆。
- 5、上述结果提示,在海马组织培养中移植的齿状回颗粒细胞的移行以及苔状纤维的投射方向明显受宿主的影响。
- 6、最近研究发现患者海马齿状回的成年性神经发生明显增强,但功能的重要性还未知。
字义分解
- 拼音hǎi
- 注音ㄏㄞˇ
- 笔划10
- 繁体海
- 五笔ITXU
- 五行水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与海马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