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教
拼音:bāng jiào
注音:ㄅㄤ ㄐ一ㄠˋ

邦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国家的教化。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教化。

《书·周官》:“司徒掌邦教。”
孔传:“地官卿司徒主国教化。”
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妄先国胄,侧闻邦教。”
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地官之职,邦教是先。”
司徒掌邦教,因亦借指司徒。 《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大啟南康,爰登中鉉,时膺土宇,固辞邦教。”
李善注:“萧子显《齐书》曰:建元元年,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如故,改封南康郡公,邑三千户, 渊固让司徒。”
刘良注:“固辞邦教谓再让司徒也。司徒掌邦教,故云。”

国语词典:

国家的教化。

网络解释:

邦教

  • 邦教出自《书·周官》释义国家的教化
  • 字义分解

    • 拼音bāng
    • 注音ㄅ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TBH
    • 五行

    (名)国:~国|~交。

    • 拼音jiào,jiāo
    • 注音ㄐㄧㄠˋ,ㄐㄧㄠ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FTBT
    • 五行

    jiào

    1.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2. 使,令:风能教船走。

    3.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4. 姓。

    jiāo

    1.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