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虫
拼音:tǔ chóng
注音:ㄊㄨˇ ㄔㄨㄥˊ

土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度古(一种毒虫)的俗称。

引证解释:

⒈ 度古(一种毒虫)的俗称。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度古,似书带,色类蚓,长二尺餘,首如铲,背上有黑黄襴,稍触则断。常趁蚓,蚓不復动,乃上蚓掩之。良久蚓化,惟腹泥如涎,有毒,鸡喫輒死,俗呼土虫。”

网络解释:

土虫

  • 土虫 ,又名土鳖虫,中药中的土虫,指的是地鳖虫。又名土鳖虫,土元,蜇虫(蟅虫)。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蜱虫、地乌龟、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FFF
    • 五行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拼音chóng
    • 注音ㄔ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HNY
    • 五行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