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姑课
拼音: | jiǔ gū kè |
注音: | ㄐ一ㄡˇ ㄍㄨ ㄎㄜˋ |
九姑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时吴·楚民间以草茎占卜吉凶的一种方法。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吴楚民间以草茎占卜吉凶的一种方法。
引《楚辞·离骚》:“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明陶宗仪《辍耕录·九姑玄女课》:“吴楚之地,村巫野叟及妇人女子辈,多能卜九姑课。其法;折草九茎,屈之为十八,握作一束,祝而呵之,两两相结,止留两端,已而抖开,以占休咎。”
网络解释:
九姑课
字义分解
- 拼音jiǔ
- 注音ㄐㄧㄡˇ
- 笔划2
- 繁体九
- 五笔VTN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 拼音gū
- 注音ㄍㄨ
- 笔划8
- 繁体姑
- 五笔VDG
- 五行木
(1)(名)(~儿)姑母:大~|二~|表~。
(2)(名)丈夫的姐妹:大~子|小~儿。
(3)(名)〈书〉丈夫的母亲:翁~。
(4)(名)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尼~|三~六婆。
(5)(副)〈书〉姑且;暂且:~置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