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注
拼音:wěi zhù
注音:ㄨㄟˇ ㄓㄨˋ

委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曲折流往。 2.信任;重用。

引证解释:

⒈ 曲折流往。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决水》:“俗谓之为檀公峴,盖大别之异名也。其水歷山委注,而络其县矣。”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四》:“河之源自天上来,惊涛奔浪,一泻千里……其性喜紆折好迁徙,委注於徐扬之洼下。”

⒉ 信任;重用。

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奏敕撰》:“以公知沧州军州事。拥左冯之旌旆,临沧水之封陲。委注方隆,威望愈重。”
宋范仲淹《又上吕相公书》:“某谓朝廷用儒之要,莫若异其品流,隆其委注,众皆望风禀畏,以济边事。”
《金史·杨伯元传》:“伯元以才干多被委注,凡两为推排定课使,累为审録官。”

网络解释:

委注

  • wěi zhù ㄨㄟˇ ㄓㄨˋ 委注
  • (1).曲折流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决水》:“俗谓之为 檀公岘 ,盖 大别 之异名也。其水历山委注,而络其县矣。”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 河 之源自天上来,惊涛奔浪,一泻千里……其性喜纡折好迁徙,委注於 徐扬 之洼下。”(2).信任;重用。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奏敕撰》:“以公知 沧州 军州事。拥 左冯 之旌旆,临 沧水 之封陲。委注方隆,威望愈重。” 宋 范仲淹 《又上吕相公书》:“某谓朝廷用儒之要,莫若异其品流,隆其委注,众皆望风禀畏,以济边事。”《金史·杨伯元传》:“ 伯元 以才干多被委注,凡两为推排定课使,累为审録官。
  • 字义分解

    • 拼音wěi,wēi
    • 注音ㄨㄟˇ,ㄨ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VF
    • 五行

    wěi

    1. 任,派,把事交给人办:委托。委派。委任。委员。委以重任。

    2. 抛弃,舍弃:委弃。委之于地。

    3. 推托,卸:推委。委罪。

    4. 曲折,弯转:委曲。委婉。委屈。

    5. 积聚:委积。

    6. 末、尾:原委。穷源意委(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7. 确实:委实。

    8. 无精打采,不振作:委顿。委靡。

    wēi

    1. 〔委蛇(yí ㄧˊ)〕①敷衍,应付;②同“逶迤”。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YGG
    • 五行

    (1)(动)灌注;灌入

    (2)(动)(精神力量)集中:~视|~意|引人~目。

    (3)(名)赌注:下~|孤~一掷。

    (4)(动)用文字来解释词句:~明|~音|批~。

    (5)(名)解释字、词、句的文字。~文|附~。

    (6)(动)记载;登记:~册|~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