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仁
拼音:wēn rén
注音:ㄨㄣ ㄖㄣˊ

温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温厚仁爱。

引证解释:

⒈ 温厚仁爱。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篤敬爱下。”
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动息无格於温仁,颠沛安由乎正义。”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唐肃宗被史家描写为‘温仁’, 唐代宗也被称为‘宽仁’,实际都是庸懦人物。”

网络解释:

温仁

  • 温厚仁爱
  • 出处
  • 《汉书 景十三王传》:“~~恭俭。”
  • 字义分解

    • 拼音wēn
    • 注音ㄨㄣ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JLG
    • 五行

    (1)(形)温暖;不冷不热。

    (2)(名)温度:气~。

    (3)(动)稍加热:~酒。

    (4)(动)温习:~课。

    (5)(形)性情柔和:~顺。

    (6)(名)瘟。

    (7)姓。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FG
    • 五行

    [ rén ]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