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然
拼音: | mǐ rán |
注音: | ㄇ一ˊ ㄖㄢˊ |
靡然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形)向一边倒的样子。
引证解释:
⒈ 草木顺风而倒貌。喻望风响应,闻风而动。参见“靡草”。
引《史记·平準书》:“彭吴贾灭朝鲜,置沧海之郡,则燕齐之间,靡然发动。”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裴伦﹞自意振臂一呼,人必将靡然向之。”
⒉ 颓靡貌。
引宋曾巩《筠州学记》:“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学者靡然溺于所习。”
国语词典:
形容一面倒的样子。
如:「靡然从之」、「靡然乡风」。
网络解释:
靡然
- 1、劳不汗马,朝野靡然,扶翼懿亲,宗社有主,祀魏配天,不殒旧物。
- 2、经长期潜心研究和社会实践,颜元形成了鲜明独到的思想体系,并广为传布,呈现“海内之士靡然成风”的盛况。
- 3、近趋欧俗,上自官府,下及学校,凡制度、器物、语言、文字,靡然以泰西为式。
- 4、魏忠贤盗窃威福,士大夫靡然从风。
- 5、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先丞相林间非病故,柳太傅作文悼之。
- 6、没想到这种格子图案的大衣会靡然成风。
字义分解
- 拼音mí,mǐ
- 注音ㄇㄧˊ
- 笔划19
- 繁体靡
- 五笔YSSD
- 五行水
mí
浪费:~费。奢~。
mǐ1.倒下:望风披~。
2.没有:~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