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
拼音: | nán chǔ |
注音: | ㄋㄢˊ ㄔㄨˇ |
南楚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为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
引证解释:
⒈ 古地区名。 春秋战国时, 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为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 河南东南部, 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
引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
《史记·货殖列传》:“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我公奋鉞,耀威南楚,荆人或违,陈戎讲武。”
国语词典:
春秋、战国时,楚国位于中原南方,是江南一带的大国。故以南楚泛指南方。
网络解释:
南楚 (五代十国之一)
字义分解
- 拼音nán
- 注音ㄋㄢˊ,ㄋㄚ
- 笔划9
- 繁体南
- 五笔FMUF
- 五行火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