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
拼音:sūn bìn bīng fǎ
注音:ㄙㄨㄣ ㄅ一ㄣˋ ㄅ一ㄥ ㄈㄚˇ

孙膑兵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也称《齐孙子》。中国古代兵书。战国中期齐国孙膑著。《汉书·艺文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后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初期墓中发现孙膑论兵竹简,经整理编纂为《孙膑兵法》。论述了“富国”而“强兵”的战争观、“以众击寡、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和“赏罚分明”的治军思想等。
  • 1、传说在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在千灵山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
  • 2、《孙膑兵法》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的代表作。
  • 3、这本书是关于著名孙子兵法的孙子和孙子兵法的孙膑,提供读者享受阅读中文著名兵法英语。 

字义分解

  • 拼音sūn,xùn
  • 注音ㄙㄨㄣ,ㄒㄩㄣ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IY

sūn

1. 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xùn

1. 古同“逊”。

  • 拼音bìn
  • 注音ㄅㄧㄣ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EPRW
  • 五行

同“”。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GWU
  • 五行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