腼然
拼音:miǎn rán
注音:ㄇ一ㄢˇ ㄖㄢˊ

腼然的意思

词语解释:

面目具备之貌。
厚颜貌。
惭愧貌。

引证解释:

⒈ 面目具备之貌。

《国语·越语下》:“余虽靦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
韦昭注:“靦,面目之貌。”
晋葛洪《抱朴子·讥惑》:“人之弃礼,虽犹靦然,而祸败之阶也。”
《新唐书·外戚传·武三思》:“三思痛屈节,为怀义御马,倡言昌宗为王子晋后身,引公卿歌咏淫污,靦然如人而不耻也。”

⒉ 厚颜貌。

《宋书·徐湛之传》:“而靦然视息,忍此餘生,实非苟吝微命,假延漏刻。”
严复《原强》:“即当日之怪谬,苟记载其事而传之,将皆为千载笑端,而吾民靦然固未尝以之为愧也。”
邹韬奋《萍踪寄语》五:“献媚于帝国主义与军阀官僚而犹自鸣得意,自己反靦然以为‘负责’的,都是‘学问’号称渊博的人们。”

⒊ 惭愧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公子虽异姓,亦三生骨肉也;且至性纯篤,故遂靦然相见。”
茅盾《<子夜>后记》:“我不遑再计工拙,就靦然出版了。”

国语词典:

羞愧脸红的样子。

网络解释:

腼然

  • 腼然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miǎn rán,意思是面目具备之貌。
  • 字义分解

    • 拼音miǎn
    • 注音ㄇㄧㄢ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EDMD
    • 五行

    见下。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DOU
    • 五行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