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本
拼音:zhēn běn
注音:ㄓㄣ ㄅㄣˇ

真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书籍的手稿或原刻。 2.字画的真迹;碑帖的原拓。

引证解释:

⒈ 书籍的手稿或原刻。

《南史·萧琛传》:“三辅旧老相传,以为班固真本。”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高宗得此书真本,大爱之,日置御案。”

⒉ 字画的真迹;碑帖的原拓。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王右军《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草,不具年月日朔;其真本云:维永和十年三月癸卯朔,九月辛亥。”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贯休》:“尝覩所画水墨罗汉,云是休公入定观罗汉真容后写之……其真本在豫章西山云堂院供养。”
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二:“他这位老同窗的书法,深得鲁公(颜真卿 )真髓……而且还保有《麻姑仙坛记》秘传真本,所以能够不同凡响。”

网络解释:

真本

  • 真本,拼音zhēn běn ,书籍的手稿或原刻。
    • 1、一切真本领、硬功夫都是练出来的。
    • 2、人生短短数十载,男儿定当为家乡,拿起手中利兵器,只为保国只为乡,年轻壮士多踌躇,何不当兵保家乡,一人身着绿军装,全家光荣于家乡,多做贡献多为国,当显男儿真本色。
    • 3、对牛弹琴不算真本事,对牛谈情才算能耐!
    • 4、如今,独享尊荣的雇主大可以对应聘者们挑挑拣拣,在他们看来,小组面试是考量求职者在压力之下的真本质的一个有效方法。
    • 5、他只是在装腔作势,其实根本没有真本领,你可别上当!
    • 6、师父若不露上两手,终是开不了这些管窥蠡测之徒的眼界,难以叫他们知道何谓真本事。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n
    • 注音ㄓㄣ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WU
    • 五行

    (1)(形)真实;真诚

    (2)(副)的确;实在(强调程度深):时间过得~快!|“人勤地不懒”这话~不假。

    (3)(形)清楚确实:黑板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