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险
拼音:fú xiǎn
注音:ㄈㄨˊ ㄒ一ㄢˇ

浮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险恶的激流。 2.轻浮阴险。 3.浮浅偏狭。

引证解释:

⒈ 指险恶的激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山下众流泉导,湍石激波,浮险四注。”

⒉ 轻浮阴险。

《新唐书·杜兼传》:“﹝杜兼﹞性浮险,尚豪侈。”

⒊ 浮浅偏狭。

网络解释:

浮险

  • 浮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ú xiǎn,指险恶的激流。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EBG
    • 五行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

    • 拼音xiǎn
    • 注音ㄒㄧㄢ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BWGI
    • 五行

    (1)(形)地势不平坦;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要|~峰。

    (2)(形)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象|~境|~工|~情。

    (3)(形)狠毒:阴~。

    (4)(形)险些:~遭不幸|~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