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不得已
拼音: | bī bù dé yǐ |
注音: | ㄅ一 ㄅㄨˋ ㄉㄜˊ 一ˇ |
词性: | 成语 |
逼不得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迫不得已。
引证解释:
⒈ 迫不得已。
引《云笈七籤》卷八五:“﹝程伟﹞欲从求方,终不可得,云伟骨未应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
国语词典:
被逼迫而不得不如此。
如:「为了扶养弟妹,逼不得已只好辍学工作。」
网络解释:
逼不得已
逼不得已 (汉语成语)
- 1、作为一个男人,应该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的,哪怕这件事是逼不得已,但是做了就是做了,他不可推卸责任,所以他想知道对方在哪里,等以后去找她。
- 2、不过我也是逼不得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3、雇主若逼不得已要裁退外劳,就需以人道方式对待他们,包括赔偿或供应机票让他们回国,而不是以羞辱的方式来辞退他们。
- 4、除非逼不得已雄性一般不会冒险用它们剑一样锋利的角搏斗。
- 5、也是身不由己!假唱是应大会要求,可能这个是一年一度大型节目关系,大会不容有失,加上事前又没有彩排,所以才逼不得已,自己演出时,心里也在噗噗跳。
- 6、年轻的斯巴达战士我逼不得已逃了出来。
字义分解
- 拼音bī
- 注音ㄅㄧ
- 笔划12
- 繁体逼
- 五笔GKLP
- 五行水
(1)(动)逼迫;给人以威胁:形势~人。
(2)(动)强迫索取:~债。
(3)(动)逼近:~视(很相似)|大军已~城郊。
(4)(形)〈书〉狭窄:~仄(地方窄)。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得
- 五笔TJGF
- 五行金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与逼不得已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