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虫
拼音:shā chóng
注音:ㄕㄚ ㄔㄨㄥˊ

莎虫的意思

词语解释:

莎鸡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莎鸡的别称。参见“莎鸡”。

宋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之一:“相戒趣女功,莎虫能表微。”
明高启《郊墅杂赋》诗之十:“稻蟹灯前聚,莎虫机下喧。”

网络解释:

莎虫

  • 莎虫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shā chóng,意思是莎鸡的别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suō,shā
    • 注音ㄙㄨㄛ,ㄕㄚ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IIT
    • 五行

    suō

    1.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shā

    1. 多用于人名、地名。

      • 拼音chóng
      • 注音ㄔ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HNY
      • 五行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