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筷子
拼音: | huǒ kuài zi |
注音: | ㄏㄨㄛˇ ㄎㄨㄞˋ ㄗˇ |
火筷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夹炉中煤炭等燃料或通火用的工具。用铁制成,形似筷子,一端有铁链连结。
引证解释:
⒈ 夹炉中煤炭等燃料或通火用的工具。用铁制成,形似筷子,一端有铁链连结。
国语词典:
用来通火或夹取炉中煤炭的器具。形似筷子,通常以铁制成,一端有铁链子连起来。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火筷子
- 1、人坐在冰托上,双手各握一根嵌着铁钉的木棒或铁火筷子,用力在冰上一撑就滑走了。
- 2、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烤,用竹签火筷子翻开检查,稍微疏忽一下就烤焦了。
- 3、可是已经晚了,就在一瞬间,我尖叫一声,火筷子连同手中的教案一起扔到了地上。
- 4、再用盐水和泥,和成不软不硬的一大块,先用通火用的火筷子使劲拍打,再在地面上反复摔打多次。
- 5、那时,家里没有书架,更不用说书柜,是父亲和弟弟动手,用烧红的火筷子穿透两根竹竿,再搭上一块木板,权且当书架。
- 6、老孟推说“没钱”,小孟便抄起身边的火筷子打在老孟肩头。
字义分解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火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