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摭
拼音: | cǎi zhí |
注音: | ㄘㄞˇ ㄓˊ |
采摭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选取,掇拾。
引证解释:
⒈ 选取,掇拾。
引《书序》:“於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採摭羣言,以立训传。”
《宋书·礼志三》:“昔汉氏之初,承秦灭学之后,採摭残缺,以备郊祀。”
宋苏轼《复改科赋》:“殊不知採摭英华也,簇之如锦绣;较量轻重也,等之如錙銖。”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魏晋之间,採摭未备。”
清刘毓崧《<古谣谚>序》:“採摭期於至详,裁鉴期於至审。”
采集摘录。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盟会要》:“采摭托意,以矫失礼。”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是以后来词人,采摭英华。”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太宗时史官张洎等撰太祖史,凡太宗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为朱墨书以别之,此国中有朱墨本之始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二书采摭颇精,第不备耳。”
国语词典:
采摘、拾取。
网络解释:
采摭
字义分解
- 拼音cǎi,cài
- 注音ㄘㄞˇ,ㄘㄞˋ
- 笔划8
- 繁体采
- 五笔ESU
- 五行火
cǎi
1. 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2. 开采:采煤。采矿。
3. 选取,取:采访(搜集寻访)。采纳(接受意见)。采集。采购。采写。
4. 神采,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5. 同“彩”。
6. 〔采采〕盛多的样子。
7. 古代指官。
cài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