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学舌
拼音: | yīng wǔ xué shé |
注音: | 一ㄥ ㄨˇ ㄒㄩㄝˊ ㄕㄜˊ |
词性: | 成语 |
鹦鹉学舌的意思
词语解释:
鹦鹉学舌
(1) 鹦鹉学人讲话。常指那些人云亦云,无所创新的人,含有贬义
英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鸚鵡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引《景德传灯录·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曰:‘如鸚鵡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浩然《艳阳天》第一三一章:“他甚至于非常顽固地想:这不是真的,这是鹦鹉学舌, 韩百安这种人,决不会这么容易被萧长春 ‘同化’过去。”
国语词典:
鹦鹉学人说话。《景德传灯录.卷二八.越州大珠慧海和尚》:「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后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搬嘴弄舌。
网络解释:
鹦鹉学舌 (成语)
- 1、我为什么要附和他这种平庸的见解,干这种鹦鹉学舌的蠢事呢?
- 2、我们对任何问题都要有独立的思考,决不能鹦鹉学舌!
- 3、三岁孩子,也只能是鹦鹉学舌,你说一句他跟着学一句。
- 4、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叫"鹦鹉学舌"。
- 5、他这人毫无主见,常常是人云亦云,如鹦鹉学舌。
- 6、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者叫“鹦鹉学舌”。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
- 笔划16
- 繁体鸚
- 五笔MMVG
- 五行土
1. 〔鹦鹉〕鸟,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羽毛有各种颜色,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能学人讲话,如“鹦鹉学舌”(含贬义)。
2. 〔鹦哥〕鹦鹉的通称。
3. (鸚)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學
- 五笔IPBF
- 五行水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与鹦鹉学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