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外
拼音:yí wài
注音:一ˊ ㄨㄞˋ

遗外的意思

词语解释:

超脱;鄙弃。

引证解释:

⒈ 超脱;鄙弃。

唐韩愈《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宋欧阳修《<秘演诗集>序》:“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懽然无所间。”
清曾国藩《邓湘皋先生幕表》:“其遗外时荣而有事著述,与磵东略同。”

网络解释:

遗外

  • 遗外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yí wài,
  • 是指超脱、鄙弃。
  • 字义分解

    • 拼音yí,wèi
    • 注音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GP
    • 五行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