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
拼音:dùn hào
注音:ㄉㄨㄣˋ ㄏㄠˋ

顿号的意思

词语解释:

顿号dùnhào

(1) 标点符号中点号的一种(、),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caesura sign;sign of coordination

引证解释:

⒈ 标点符号的一种,即[、]。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亦表示“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如: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如:地形普通分成五种:一、平原,二、盆地,三、丘陵,四、高原,五、山地。

国语词典:

一种标点符号。用在句中语气需要稍微停顿的地方,以隔断连用而并列的同类词,或标明数目节位和次序,其形式为「、」。

网络解释:

顿号

  • 顿号:标点符号
  • 顿号:音响品牌
    • 1、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
    • 2、貌似恣意生长的我们,实则精进在一条寻觅幸福的路上,在找到句号之前,不停地经历着顿号逗号惊叹号省略号。
    • 3、谁没点儿难过的往昔,谁没有几段锥心的回忆。貌似恣意生长的我们,实则精进在一条寻觅幸福的路上,在找到句号之前,不停地经历着顿号逗号惊叹号省略号……大冰。
    • 4、用自信拼搏,让事业只有叹号;用乐观生活,让生活笑出波折号;奋勇向前冲,让爱情画上句号,努力去奋斗,理想步步顿号。成功的路上要积极,不留问号给过去。
    • 5、第二种情况是,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 6、哦,我仁慈慷慨伟大的主啊!请问你刚才说的一系列宾语都是用顿号连接的吗?

    字义分解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BNM
    • 五行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 拼音hào,háo
    • 注音ㄏㄠˋ,ㄏㄠ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KGNB
    • 五行

    hào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