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识礼
拼音:zhī shū shí lǐ
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ㄌ一ˇ
词性: 成语

知书识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仪。

引证解释:

⒈ 同“知书达礼”。参见“知书达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妇虽不敢説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

网络解释:

知书识礼

  • 知书识礼是一个词语,读音是zhī shū shí lǐ,同“ 知书达理 ”。
    • 1、小张知书识礼,举止文雅,一接触便给人留下了的印象。
    • 2、低碳环保生态,尊老爱幼品德,知书识礼品格,勤劳节俭素养,助人为乐心灵,守信明礼名誉,百善博爱社会,清廉正气华夏!
    • 3、因其家族人士治学风气甚浓,知书识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极高。
    • 4、这,秦城主,可是误会,此子我认识,乃承天宫少主,李太乙之子,他乃沧澜城青年才俊,知书识礼,岂会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 5、不过唐飞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遇到祝湘这样知书识礼的美女,她处理问题的方式很成熟,和金燕子对比一下就知道。 
    • 6、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叶远,在军营之中,和一帮粗鲁的大兵相处这么久,早变得粗俗不少。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

    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 拼音shí,zhì
    • 注音ㄕˊ,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KWY
    • 五行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