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家子
拼音:liáng jiā zǐ
注音:ㄌ一ㄤˊ ㄐ一ㄚ ㄗˇ

良家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指出身良家的子女。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出身良家的子女。参见“良家”。

《史记·李将军列传》:“孝文帝十四年, 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司马贞索隐:“如淳云‘非医、巫、商贾、百工也’。”
《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孝文竇皇后,景帝母也, 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
南朝梁简文帝《和武帝宴诗》之一:“常从良家子,命中幽并儿。”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昶好打毬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採良家子以充后宫。”

国语词典:

良民。古代称不属发配流徙的罪犯,或非医巫商贾百工的公族子弟。

网络解释:

良家子

  • 良家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iáng jiā zǐ,旧指出身良家的子女或清白人家的女子。汉时,指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为良家子,后世以奴仆及娼优隶卒为贱民,以平民为良民,遂用以称良民子女。区分良贱是重要的等级界线。
    • 1、王荣起初以良家子的身份而且容貌合乎标准被选入掖庭,封为美人。
    • 2、刘彻的大姐平阳公主效仿馆陶长公主故事,为弟弟选良家子
    • 3、北周天和年间,辛公义以良家子入太学,以勤苦博学著称。
    • 4、他沉迷方士房中之术,即位不久,便“多采良家子以充后宫”。
    • 5、宫女都是从民间挑选的,宫女必须出身于非医、非巫、非商贾和非百之家,这些人家的女子叫良家子
    • 6、“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

    字义分解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VEI
    • 五行

    (1)(形)好:优~|~好|善~|~药苦口|~策|~辰。

    (2)(名)善良的人:除暴安~。

    (3)(副)很:~久|获益~多|用心~苦。

    (4)(Liánɡ)姓。

    • 拼音jiā,jie,gū
    • 注音ㄐㄧㄚ,˙ㄐㄧㄚ,˙ㄐㄧㄝ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EU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