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议
拼音:dòng yì
注音:ㄉㄨㄥˋ 一ˋ
词性: 名词

动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动议dòngyì

(1) 会议中临时提出建议,也指这种建议

motion

引证解释:

⒈ 会议中的建议或提案(一般指临时的)。亦泛指建议、主张。

孙中山《民权初步·方略》:“对等动议者,即两动议同时有背驰效力之谓也。”
郭沫若《全面抗战的再认识》:“然而发动国民外交的动议已经有了一个月,而其实现却渺无影响。”

国语词典:

会议中提出的建议或提案。一般多用于临时或紧急状况。

网络解释:

动议 (词语)

  • 动议,译自英语Motion,指采取议会程序的议事机构成员提出的建议采取某一行动的正式提议。
  • 语出孙中山译自《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民权初步》。
    • 1、马达加斯加是普及教育快速道动议接纳的国家之一。
    • 2、“这次野餐是临时动议的,”河鼠解释说,“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朋友鼹鼠”。
    • 3、“反对考虑”如果此时有成员认为,对此主动议来说,即使在会议上进行讨论也是对组织有危害的,那么可以提出“反对考虑”,然后由会议表决是否考虑该主动议。亨利·罗伯特。
    • 4、外交官说,中国阻止了亚太经合组织有关加入需要时实施“市场导向的汇率”条款的动议,其实就是稍微改头换面的要求人民币变革的呼声。
    • 5、他们提交了一项动议,批评政府在该问题上无所作为。
    • 6、干部的选调录用实行集体决策,避免临时动议

    字义分解

    • 拼音dòng
    • 注音ㄉ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CLN
    • 五行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YQY
    • 五行

    (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

    (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