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
拼音:jǐng xíng
注音:ㄐ一ㄥˇ ㄒ一ㄥˊ

井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名。太行山的支脉。有要隘名井陉口,又称土门关。秦汉时为军事要地。

引证解释:

⒈ 山名。 太行山的支脉。有要隘名井陉口,又称土门关。秦汉时为军事要地。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高诱注:“井陘,在常山井陘县。”
《元和郡县图志·恒州》:“井陘县,六国时赵地, 秦始皇十八年, 王翦兴兵攻赵,下井陘。汉高帝三年, 韩信、张耳东下井陘,擒成安君(陈餘 ),即此地也。 陘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陘 …… 井陘口,今名土门口,县( 获鹿县 )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也。”
明梅鼎祚《玉合记·言祖》:“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陘,小的们随老爷去河北,在此久等。”
王德钟《和悼秋醉后之作》:“书生曾把《阴符》读,亦愿荷戈出井陘。”

  • 1、“井陉矿区杏花沟公园内落下一只白天鹅!”自从大年初二一只白天鹅降落到杏花沟公园内停留后,这一消息便成为了矿区不大不小的一个新闻。
  • 2、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以一万之众大破二十万赵军。
  • 3、正面则以万人为先头部队,大摇大摆出井陉口,进至绵蔓水东岸,背水为阵。
  • 4、盖四天门踞太行之脊,古称井陉天险,上而蹬道盘曲,下而河滩纡回,行旅往来无不动色相戒,商民交困无可如何。
  • 5、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於洛口;自河以南,则东引淮、吴,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
  • 6、井陉县滴水岸村的老人们有了免费食堂。

字义分解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JK

(1)(名)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一口~|双眼~。

(2)(名)形状像井的:矿~|油~|盐~|竖~|探~|渗~|天~。

(3)(名)二十八宿之一。

(4)(名)(Jǐnɡ)姓。

(5)(形)形容整齐:~然|~~有条。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CAG
  • 五行

(名)山脉中断地方。